湖北一頭「六不像」下山覓食,不慎跌入泡菜壇!看似憨厚卻總傷人

aiya 2022/12/01 檢舉 我要評論

2022年1月18日,湖北十堰市鄖陽區民警接到報警稱,有一頭像牛一樣的動物出現在工廠的泡菜池里。這個怪物長相奇特,既像牛又像羊,工人無法確定,又不敢貿然上前,于是將其上報給鄖陽區民警。

那麼這個怪物究竟是什麼動物,它為何跑到了工廠的泡菜池里?

湖北泡菜池所現怪物

據當時參與行動的民警說,「這頭動物肩高1.2米左右,全身毛色為淡金色,體型粗大,四肢粗壯,頭頂有兩只黑色的尖角。像牛又不是牛。」而據工廠的員工說,他當時正在附近工作,突然聽到「撲通」一聲響,像是有人落水的聲音,隨后反應過來,是不是誰掉進泡菜池里去了。他跑過去一看,才發現這頭動物昂著頭,一臉茫然又無辜,不安地來回走動。

當時,他將這件事告訴了其他員工,有人說這種動物不是牛,也不是羊,在民間都叫它「六不像」,因為它的后腿像鬣狗,四肢像牛,面部像駝鹿,背脊像浣熊,尾巴像山羊,角像駝鹿,既像是這些動物的結合體,又像是一個新的變異物種,所以才被稱為六不像。

其實,「六不像」的學名叫羚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雖然稱為牛,但它卻并不屬于牛科,而屬于羊科,也就是說這個看起來十分巨大又可怕的動物,原來是一只羊。目前這種珍稀動物主要分布在我國秦嶺。

羚牛和野豹單挑,誰更強?

別看被困在泡菜池里的羚牛又憨又笨,甚至有點無辜可憐,但是它們的牛脾氣一上來卻能讓豹子也害怕。

在秦嶺這個野生動物生活的天堂里,各種野生動物隱匿其中,不乏有豹子和野豬,于是人們自然而然將羚牛和豹子、野豬進行對比,想看看究竟誰更加厲害。

雖然,羚羊見到豹子只有逃跑的份,但羚牛卻不一定。首先,羚牛龐大的體重在豹子面前一佇立,也許豹子就要腿軟三分,畢竟豹子和羚牛的體重還是有些差距的。甚至曾經有過五只豹子共同圍捕一只羚牛,還有一只豹子想要單挑羚牛,卻被羚牛一腳踢飛的。可見,羚牛雖然是一種羊,卻還是有些牛脾氣的。

五只獵豹圍攻羚牛

最近秦嶺地區的野生豹子和老虎的數量下降了,羚牛的天敵減少,人類的生命應該更有保障才是,原本應當是皆大歡喜的事情。不成想,這一狀況反而給村民帶來了新的煩惱。原來由于天敵減少,所以羚牛的數量就大幅度上升了。但羚牛這個家伙,雖然食素,卻也不是一個省油的主。

羚牛數量大幅度增加

「牛魔王」和「天蓬元帥」

秦嶺的村民,現在一提到野豬和羚牛,就有一陣恐慌,甚至將它們叫做「牛魔王」和「天蓬元帥」。那麼「牛魔王」和「天蓬元帥」究竟做了什麼,竟讓村民如此害怕呢?

住在秦嶺佛坪縣的一位農戶何先生表示自己快被這群野豬煩死了,何先生一家原本指望今年種下的天麻能有個好收成。可誰知辛辛苦苦種下的種子,眼看就要結果了,卻被野豬一夜之間拱掉了,四萬塊錢的收成全部打了水漂,讓何先生心痛不已,他向記者表示自己甚至有種一夜間傾家蕩產的感覺。

除了何先生,還有李先生,王先生等其余二十戶人家,這些農戶的莊稼全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雖然人身沒有大礙,但這一結果卻給村民心里造成了很大的恐慌。

除了「天蓬元帥」的為非作歹,「牛魔王」的為虎作倀也令村民極為頭疼。由于天敵減少,羚牛的數量不斷增多,它們為了找到食物,有時就會三五成群地踏入人類地界,偷吃人類的糧食,佛坪縣一位宋女士表示,自家種的玉米,就是被羚牛吃光了。

談到野豬,人們可能只是煩惱,畢竟野豬還講些「武德」,知道吃人嘴短的道理,不會傷人性命。但羚牛可就十分無賴了,它不僅吃人的食物,有時還鬧出傷人的慘劇,如今的秦嶺已經由「談虎色變」變為「談牛色變」了!

2021年的5月7日,一位袁姓老漢原本好端端地走在路上,突然有一只羚牛橫沖直撞而來,將其頂傷,頂的袁老漢鮮血直流,幸有村民將其送往醫院,這還真是人在路上走,禍從天上來。讓人十分生氣又無奈。在去年佛坪縣發生的6起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傷害的案件中,羚牛就占到了三起。

羚牛因傷人被抓

對于近期發生的羚牛傷人事件,陜西省佛坪縣的高級工程師曹慶表示,秦嶺有時雖然會出現傷人的事故,但這樣的情況比較特殊,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只有偶爾羚牛缺乏食物了,才會下山覓食。

出現羚牛和人類爭奪食物的現象,正常的羚牛大多數不會攻擊人類,偶爾出現攻擊人類的,一般是病牛和餓牛,或者因為人類距離牛太近了,令牛感到沒有安全感,所以才會選擇去攻擊人類。不過如果真的遇到羚牛攻擊自己,也不要太過慌張,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后快速朝兩邊躲避,因為羚牛的力氣雖然不小,但它們通常只會朝著一個方向攻擊,不會轉彎。所以在面對羚牛時,盡量不要激怒它。

人和動物的矛盾,該如何解決?

住在秦嶺保護區的百姓,為了國家的長遠計劃,做出了很大的犧牲。雖然對動物造成的損失感到煩惱和無可奈何,但他們并沒有去傷害動物。有的村民即使糧食受到了損失,也很少上報,因為生活在此地的村民,世代都與動物做鄰居,與野生動物共生的意識,已經深入他們的骨髓了。

秦嶺地區的村民做出了如此巨大的犧牲,國家自然也不能讓當地百姓寒了心,對于羚牛這樣的一級保護動物,如果它們損害了村民的財產權益,國家有明確的補償意見,按照省承擔80%,市承擔10%,縣承擔10%的比例,盡可能地減少農民的財產損失,國家這種行為無異于將自己置于羚牛監護人的地位,愿意為羚牛承擔一切法律責任,由此可見國家對瀕危動物的保護極其重視。

至于像野豬這樣的非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我國雖然沒有明確的法律文件用以補償,但最近相關部門也正在盡力完善相關規定,就在去年4月,佛坪縣林業局終于制定出一個決議,替農戶解決野生動物使村民財產受到損失的問題,即政府為農民出資交上保險,如果發生財產損失,可以由保險公司幫忙分擔。

在秦嶺這個動植物生活的天堂里,許多動物已經共同生活上萬年,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規則令它們今天能夠棲息在此地,同時也令它們之間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共生關系。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環對大自然來說可能都會帶來不穩定,甚至可能破壞原有的生態系統。如果任由其泛濫又可能引起社會問題,引發人與動物的矛盾。因此,想要解決人與動物的和諧共生問題,在今天仍然任重而道遠。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