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動物科普,自然少不了繁衍的話題,大自然肉弱強食,如何提高繁殖效率,盡可能地讓自己的基因傳承下去,這是每個動物的必修課,從而,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每一種動物都適應性地進化出了不同的器官、交配方式,當然也有不同的交配時間。
01交配時間長短都是環境所迫
一般而言,動物的交配時間,與周圍環境的安全程度成正比,如果周圍環境越是復雜,威脅越多,那動物交配的時間也相對較短,相反,可能也就越長,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影響因素,這種正比關係並不絕對。
世界上交配時間最短的動物,是長頸鹿,它們往往持續只有不到1秒鐘,雄性長頸鹿確定雌性是否需求,是否願意與自己交配,如果得到了肯定信號,它們會迅速行動,快速完成這個過程,畢竟在草原上的肉食動物太多,而且都是狡猾的獵手,交配的時候,屬于最為薄弱的環節,自然時間不能太長。
草原動物的爭鬥都是殘酷的,就連草原之王的獅子,也不敢在這件事情上任性,它們雖然實力強大,但是交配的時間也只有20秒左右,不過它們為了更高效率的繁衍後代,交配的次數還是很多的,在持續的四五天中,公獅子和母獅子每天交配次數多達40-50次,最多的一天可超過100次。
而世界上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是馬島靈貓,交配時間長達8小時,這是一種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的小型哺乳動物,它們之所以可以如此任性,關鍵在于它們生活的環境中,沒有大型的食肉動物,而且每次交配時,雌雄雙方會用氣味標記出一塊很大的領地,留出足夠的空間來完成繁衍後代這件事情。
02叫貓卻不是貓,還有貓的特性
從外形上看,馬島靈貓確實與靈貓神似,遠遠看去,你會以為它們就是靈貓,其實,人們通常把馬島靈貓叫做馬島縞貍,與陸地上非常有名的縞貍是本家,與食蟻貍屬于同一個亞科,為靈貓科食蟻貍亞科馬島縞貍屬的一種。
外形上,一隻成年的馬島靈貓身長大約為1-1.1米,體重在1.5-2千克左右,身後拖著一個又粗又長的尾巴,大小與普通的家貓相似。
它們全身披著濃密的短毛,背部為褐黃色,其間夾雜著四條黑斑排成的縱向條紋,尾巴上也有一圈圈的黑色條紋。
馬島靈貓屬于肉食性動物,主要食物包括各類小型的哺乳動物、鳥類、兩棲動物和部分爬行動物,偶爾也吃昆蟲。
與馬島靈貓生活在同一片區域的動物中,最大的食肉動物是馬島獴,它們的體型也不過8千克左右,一般不超過10千克,而且馬島獴也屬于自身難保的那一種,在整個馬達加斯加地區只有不到三千隻,最為關鍵的是,它們對馬島靈貓毫無興致,排除了外在的天敵,馬島靈貓在交配這件事情上,自然是不用著急的。
在每年的八九月份,是馬島靈貓的繁殖期,在這段時間,雌性馬島靈貓會與雄[性.交]配5次以上,才會確定是否與該雄性繁殖後代。
為了繁衍後代,獲得交配權,雄性馬島靈貓會盡可能延長交配時間。
這也是為什麼它們成為了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而它們的目的其實也很單純,無非就是想要繁衍後代,這是任何動物最本能的選擇。
04結語
可惜的是,儘管馬島靈貓一直在努力,盡可能地多繁衍後代,可是,受馬達加斯加大規模森林破壞的影響,它們的棲息地被嚴重破壞,種群數量正在逐漸減少,如何保護馬島靈貓,是人類急需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