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吃蛇」、「豬克蛇」的說法自古有之,在過去的農村地區,有時候打死了蛇,會把蛇拿去喂豬,說這樣做可以給豬驅蟲,對豬的腸胃比較好,有利于豬的健康。
而豬如果在豬圈里發現了蛇,也會毫不猶豫地拱上去,把蛇咬死并吃掉。那麼「豬是蛇的克星」這種說法有沒有依據呢?難道豬連毒蛇都不怕嗎?下面我們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1、豬與蛇是否有交集?
討論「豬吃蛇」的一個大前提,就是這兩種動物究竟有沒有交集,否則這個話題就是典型的關公戰秦瓊,沒有太大的意義。
從廣義上來說,豬包括野豬和家豬,野豬生活在野外,分布范圍也十分廣泛,與蛇類的分布范圍和生存環境是存在很大的重疊性,兩者是存在交集的。而且野豬是自然界中最強悍的雜食性動物之一,它們逮啥吃啥,除了吃植物性食物外,它們還經常開葷,比如老鼠、鳥蛋、腐肉等。同樣的,如果野豬有機會把蛇咬死,也會給自己加餐。
家豬是由野豬馴化而來的,其食性與野豬一樣,也是雜食性動物,過去人們把打死的蛇扔豬圈里就說明了家豬也是吃蛇的。今天的家豬都是規模化養殖,在養殖場很少會有蛇類出沒,現在的家豬與蛇交集比較少。但在過去的農村地區,養豬比較簡單,有些散養在院子里,有些養在糞坑里。在這種養殖環境,蛇類有時候會出現在豬圈里的。
所以說,無論是家豬還是野豬,與蛇類都是有交集的,而且豬也不排斥吃蛇肉加餐,豬與蛇之間是有互動的。
2、那麼豬是蛇的克星嗎?
一般而言,不同的兩種生物之間存在三種關系: 共生、競爭和掠奪。
共生是指兩種生物之間彼此需要,一方的生存繁衍離不開另一方的支持,比如蜜蜂與花朵之間的關系;
如果兩個物種身處同一環境,生存方式又高度類似,那就容易出現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關系,這種關系就是競爭,比如老虎和狼群、獅子和斑鬣狗;
而掠奪關系的表現為一個物種的生存和繁衍,部分甚至全部依賴于另一個物種所提供的資源,比如牛與草的關系。
那麼豬與蛇之間的關系是哪一種呢?這其實要分兩種情況: 如果豬面對的是蟒科或者蚺科這樣的巨型蛇類,那麼豬只能淪為蛇的食物;如果豬面對的不是巨型蛇類,那麼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不過能夠吞下豬的巨型蛇類比較罕見,也不會輕易出現在人類居住的環境,所以人們常說的「豬是蛇的克星」,主要是指豬面對中小型蛇類的情況。那麼在這個前提下,豬究竟有什麼樣的能力可以克制蛇類呢?
1、豬擁有一口強有力的牙齒,可以輕易咬斷蛇骨:
一頭成年豬擁有44顆牙齒,前牙用來切斷食物,后牙用來咀嚼碾碎食物,而且作為雜食性動物,豬的牙齒要比純草食性動物鋒利得多。豬的咬合力也非常強大,雖然無法與獅子、老虎等猛獸相比,但咬斷蛇骨是輕而易舉的。
另外,豬還會長獠牙,野豬不必多說,長長的獠牙是它們的武器。其實家豬也會長出獠牙,長度最長甚至超過了14厘米。只是我們生活中的家豬,一般在剛出生時會把獠牙拔掉,去勢的家豬的獠牙也不會長太長,因此有獠牙的家豬比較少。
但如果是種豬,通常不會閹割,也不會拔,它們會長出幾厘米長的獠牙,連磚頭都能咬得當當作響,咬斷蛇類的話更是輕而易舉。
2、于蛇而言,豬體型巨大、皮糙肉厚、力量強大,豬碾壓蛇:
家豬品種很多,有長白豬、馬身豬、約克夏豬等等,不同品種豬的體重也有所不同,但不管是哪個品種的家豬,成年之后的體重都在200公斤以上,這于蛇而言是龐然大物,除了蟒科和蚺科成員,蛇根本沒辦法對豬使出纏繞的捕獵手段。
另外,豬皮糙肉厚、力量強大,擁有強大的防御能力,蛇類的牙齒很難早破豬皮,即便是毒蛇,毒牙的長度也無法破開豬的防御,更不會對豬造成致命傷害。
3、豬的奔跑速度驚人,蛇無法逃脫
老實憨厚笨重的豬,其奔跑速度卻不慢,達到了驚人的17.7千米/小時,被豬追過的人應該深有體會。一頭重達200公斤的豬,以超過17公里的時速沖過來,如果人被撞上了,這不亞于一場小型交通事故。
在人們印象中,蛇的爬行速度非常快,「嗖」一下就不見影子了,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覺,蛇只是快速鉆到了草叢或者密林之中,人沒辦法追趕。其實大部分蛇類爬行速度還不到8千米/小時,這跟人步行的速度差不多。
當然也有爬得快的蛇類,時速超過20千米,但是蛇類的耐力有限,只能短時間快速爬行。也就是說蛇類的速度也比豬遜色,如果豬認定了要吃蛇,蛇是跑不掉的(鉆洞除外)。
4、豬具備免疫部分蛇毒的能力,有毒蛇也拿豬沒辦法
豬可以憑借體型、力量和速度的優勢碾壓無毒蛇,那麼面對毒蛇又會如何呢?難道豬不怕被毒蛇咬傷,中毒身亡嗎?
前面我們提到,豬皮糙肉厚,哪怕是毒蛇也很難咬破豬皮。其實除此之外,豬皮下還有厚厚的脂肪,這也是豬的防御裝備,它可以抵抗以血循環毒素為主的毒蛇種類。
因為蛇毒需要進入到豬的血液循環系統才能夠發揮作用,而豬身上厚厚的脂肪,恰恰起到了防止毒液進入血管的作用。
另外,豬即便吃下了毒蛇,也不會中毒身亡,蛇毒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蛋白質,在豬強大的消化能力下會被分解吸收,不僅不會讓豬中毒,還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5、豬喜歡吃蛇,這讓豬成為了蛇的克星
前面說了一大堆豬在戰斗力上碾壓蛇類,但要說豬是蛇的克星需要一個大前提:就是豬喜歡吃蛇。無論野豬還是家豬,它們的食性都非常雜,可以說逮啥吃啥。
在食物短缺的時候,野豬連樹皮都啃,而家豬在糞坑里吃人類排泄物的情況也不鮮見。那麼當豬遇到蛇類時,在能夠碾壓的情況下,當然不會放過美味的蛇肉。
此外,豬的嗅覺系統非常發達,它的鼻子比狗鼻子還要靈敏,野豬會專門循著氣味尋找蛇類,用豬鼻子拱開蛇洞,抓里面的蛇或者蛇蛋來補充營養。
總之,豬在體型上、力量上、速度上以及戰斗力上都可以碾壓蛇類,還能免疫部分蛇毒,關鍵還特別喜歡吃蛇,那麼說「豬是蛇的克星」也就理所應當了。
3、豬是蛇的克星,但豬并非是蛇類天敵
前面我們介紹的內容,都是圍繞著豬如何克制蛇類展開的,說「豬是蛇的克星」完全沒問題。但是豬并非蛇類天敵,豬不是以吃蛇為生的,豬的主要食物并非蛇類。
蛇類成員中的蟒科和蚺科體型巨大,它們能夠絞殺并吞下一頭豬,大型蛇類恰恰是豬的克星。一些大型的有毒蛇,比如眼鏡王蛇等,戰斗力強悍、身手敏捷,豬無法對這些蛇進行碾壓,如果被大型毒蛇咬傷,同樣有喪命風險。
另外,家豬與蛇類相遇的情況并不多見,因為蛇一般情況下不會主動靠近人類居住的環境,那麼也就不會被家豬吃掉了。野豬雖然也會開葷,但大多數情況只會找體型較小的蛇類或者幼蛇。
也就是說,豬只有在偶然遇到能夠碾壓的蛇類時,才會毫不猶豫地上前吃蛇,但是豬并非蛇類天敵。
4、結語
在過去蛇比較常見的時候,村民會把打死的蛇拿來喂豬,豬當然不會拒絕美味。從戰斗力方面來看,豬可以碾壓大部分蛇類,哪怕是有毒蛇,豬也可以輕易碾壓。
但如果是蟒科和蚺科這樣的巨型蛇類,或者像眼鏡王蛇這樣的大型有毒蛇,豬就顯得有些遜色了,不過這種情況并不多見。 因此說「豬是蛇的克星」沒有問題,關于這個問題,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