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像貓又像「豹」,有人把它當家貓養,卻不知道它外號叫「石虎」

aiya 2022/12/26 檢舉 我要評論

七千年前,中國古人就曾試圖馴養它,卻最終因為它野性難馴而把它拋棄。在缺少大型肉食動物的南方它一度成長為了頂級獵手,卻因為皮毛順滑,保暖性能好,在早些年差點被人們殺到瀕臨滅絕。直到現在還有人把它跟家貓弄混淆,把它當家貓飼養,把它誤會成是流浪的野貓。

它就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

古書中記載,在遇見人類時,豹貓會被嚇得一動不動,就像石頭一樣,因此又有人叫它石虎。

又因身上花紋圓形像銅錢,也有人稱它為銅錢貓。此外,豹貓的別稱還有抓雞虎,山貓,貍貓等等。因體型和家貓類似,偶爾會被人認錯是家貓帶回家喂養。

例如2000年,廣東一男子就把在山上巡視的豹貓當成野貓抓回了家。后因有人舉報,被找上門的警察及時救下。

那豹貓到底是不是貓呢?為什麼它那麼容易被很多人誤認為是家貓?

其實豹貓和家貓雖然同屬貓科,但豹貓歸于貓亞科的豹貓屬,而家貓大多屬于貓亞科貓屬。因此豹貓不是貓,只是由于體型和家貓有點像而已。

那麼,豹貓和家貓的具體區別在哪里呢?

野性十足

首先從兩者的毛色上來看,豹貓毛發基調多為淡褐色、黃色和灰色,長相形如縮小版的金錢豹,臉上有一條白色花紋從眼角內側延伸到鼻頭,全身上下則布滿了有規則的黑色圓斑。

而家貓毛色和花紋一般是不固定的,就拿和豹貓毛色最為貼近的貍花貓來說,貍花貓毛色的基調為淡褐色,渾身上下布滿了不規則的條狀紋路。

在體型方面,豹貓比家貓稍大一點,體重介于1.5千克到5千克之間,但豹貓的腿和身體要比家貓長,所以豹貓看起來會更健壯,尾巴也比家貓更長更粗。

相同的體型下,豹貓的眼睛比家貓更大更圓,大眼睛帶來更高的采光,因此豹貓也比家貓擁有更強的夜視能力。

在濃重的夜色里,豹貓是比家貓讓老鼠和其他小型嚙齒類動物更為忌憚的存在。常年在野外生存的豹貓有著更為精湛的獵殺技巧,健壯修長的腿能幫助它們更好地發力,而更長的尾巴為豹貓帶來了比家貓更好的平衡能力,在家貓還在輕手輕腳慢慢接近獵物時,豹貓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口咬死獵物揚長而去了。

據相關的實驗數據表明,一只豹貓一年內能抓三百多只老鼠以及不計其數的山雞、兔子等動物,是普通家貓捕食數量的好幾倍。

生活習性不像貓,更像老虎

豹貓的領土意識很強,性格謹慎,喜歡獨來獨往的它們,除非到了交配季節,兩只豹貓才會碰頭。相比于越來越粘人的家貓,豹貓這點跟老虎十分相似。

別看豹貓體型雖然小,但捕獵手段絲毫不遜色于老虎,同樣靠伏擊捕獵的它們,在伏擊地點的選擇上,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智慧。

豹貓知道動物都需要喝水來維持生命,因此,豹貓喜歡把捕食地點選在常常有動物跑來喝水的水源地,然后埋伏下來,往往在對方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一口咬斷獵物的喉嚨了,等獵物窒息后就能飽餐一頓。大到野豬幼崽,小到蛇蟲鼠兔,都在豹貓的菜譜上。

家貓常常會用泥沙掩埋它們的糞便,科學家推測,這是為了隱藏自己的氣味,防止被其他肉食動物順著味道找到自己。

但豹貓從來不會試圖隱藏自己的信息,相反,因為較強的領地意識,它們常常在空閑時間巡視自己的領地,還會特意在自己領地的邊界留下自己的氣味,這點和老虎也頗為相似。

豹貓能被馴服嗎?

2021年,考古學家從陜西仰韶龍山文化的泉湖村中挖掘出了豹貓的貓骨,這說明,在距今七千多年前,中國古人就曾經試圖把豹貓馴養為捕鼠工具,最終卻因無法馴養而被古人放棄。但家貓在幾千年的馴養過程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被人類同化了,和狗一同成為人類最親密的兩大愛寵之一。

為了達到獲得溫順豹貓的目的,1913年,科學家們把一只公的黑色短毛家貓和一只母的亞洲豹貓放到了一塊,在第一代的嘗試中,這兩只貓生下了混血的新貓種,新貓種出生以后依舊保留了豹貓的大部分野性,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

科學家們不甘失敗,把新貓種與新的家貓再次交配,新的家貓依舊沒有完全脫離野生習性。這樣重復多次實驗后,科學家們才最終得到了既沒有野生習性同時還擁有生育能力的孟加拉豹貓。

在雜交了多代以后,它們體內的豹貓血統已不到八分之一,成為了一個披著豹貓皮毛的家貓。

珍貴的皮毛供應者

豹貓在大自然中幾乎沒有天敵,但當我們人類開始了解豹貓以后,人類卻成為了豹貓最大的天敵。

上世紀70年代初,由于豹貓的皮毛是上好的裘皮材料,手感順滑,毛色艷麗還具有良好的保暖功效,民間更是傳言豹貓的肉質鮮美,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

因此在中國引發了獵殺豹貓的大狂潮,貪婪的獵人們把槍口對準了豹貓,把打來的豹貓剝皮拆骨,拿到市場上出售。

那幾年,每年有大量的毛皮毛被輸送到各級皮草販子的手上,豹貓皮成了我國最重要的動物皮毛出口商品之一。

到了70年代末期,豹貓的數量明顯開始減少,可即便如此,每年依舊還有15萬到20 萬張豹貓皮流通到市場上,曾經占領了南北方大大小小森林的它們,為了自保也不得不逃到了海拔3000米左右、人跡罕至的高山林區。而北方很多地區的豹貓也正走在滅絕的路上。

1993年,我國宣布不再收購與出口豹貓皮。這場針對豹貓的圍獵才有了稍稍減緩的勢頭,但那些死去的,被剝皮削骨的豹貓則永遠地變成了枯骨和皮革。這個種群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滅絕的風險。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豹貓也有了更多繁衍生息的時間和空間。在很多地方,慢慢的人們又發現了豹貓的身影。

2022年4月,江西廬山國家級自然風景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整理野外紅外相機拍攝的影像時,驚喜地發現了豹貓的影像。

2022年5月,湖南湘鄉虞唐鎮禮睦村長沖山首次在當地發現豹貓的身影。

20022年6月,海南昌江海尾濕地公園也是首次拍攝到豹貓。

這些發現似乎隱隱地表現出豹貓已經從當年血腥的圍獵當中緩了過來,再次從森林深處走出,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只希望這次我們能好好保護它們,以免它們再次選擇逃亡到人跡罕至的地界。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