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島獴:獅身狗嘴貓胡須,如同「縫合怪」,是怎樣進化成這樣的?

aiya 2022/12/10 檢舉 我要評論

古希臘神話中曾創造了一種名叫「奇美拉」的噴火怪獸,它融合了多種動物的外形特征。它長著山羊的身體,卻有一顆雄獅的腦袋以及蟒蛇的尾巴。 后來,奇美拉也用于指代多種動物雜交而成的野獸,或者融合了多種動物特征的野獸。

有趣的是,世界上真有「奇美拉」。雖然它并不會噴火,但卻融合了美洲獅的身子、貓咪的胡須以及鬣狗的嘴巴。這種奇特的動物就是馬島獴,是馬達加斯加島上的特有物種。

奇美拉

奇特的「縫合怪」

馬島獴是一種小體型的靈貓科動物,一般只有61-80厘米長,5-10公斤重。馬島獴的體型和大多數肉食動物相比都十分尷尬,但卻足以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稱王稱霸——馬島獴是馬達加斯加島上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

爬樹的馬島獴

馬島獴是獨居動物,喜歡捕食多種小型的草食動物。而它最喜歡的「食物」則是狐猴,狐猴也是馬達加斯加島上的特有物種。狐猴有樹棲屬性,因此為了捕食狐猴,馬島獴也學會了爬樹。馬島獴習慣在晚上捕食,很多警惕性不高的狐猴就這樣在樹上熟睡時丟掉了性命。

馬島獴最讓人覺得奇怪的地方,要數它那個奇特的外形了。馬島獴的外形十分古怪,像是用多種動物隨意拼接而成的「縫合怪」。它長著鬣狗的嘴巴,卻有貓咪一樣的胡須。馬島獴的身子也十分有趣,就像是把美洲獅的身體縮小以后裝在腦袋上的。

馬島獴

馬島獴的外形十分奇怪,但它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奇美拉。澳大利亞的特有物種——鴨嘴獸,也是一種融合了多種動物特征的奇美拉。而且馬島獴和鴨嘴獸這兩種物種出現的原因完全一樣。馬島獴以及鴨嘴獸長得這麼奇怪,其實和它的棲息環境密不可分。這兩種物種都生活在遠離大陸的海島上,由于缺少大型肉食動物的威脅而放慢了進化的腳步。

完全可以說,馬島獴和鴨嘴獸處于低級哺乳動物向高級哺乳動物之間進化的過渡階段。但是馬島獴的進化程度相較于鴨嘴獸要更高一些,這是因為鴨嘴獸只能通過孵化卵來產生幼崽,而馬島獴卻是不折不扣的胎生動物。

產卵的鴨嘴獸

獨特的交配方式

馬島獴也會爬樹,它自然發展出了獨特的生活方式。馬島獴身體小巧而靈活,可以輕松穿行在樹林之間。馬島獴雖然不是完全的樹棲動物,但卻會在樹上進行對于動物來說最重要的工作,那就是—— 交配

樹上的馬島獴

和大多數動物一樣,馬島獴也會通過決斗爭奪交配權。進入求偶期之后,雌性的馬島獴會爬到一棵高聳的大樹上等待它的交配對象。而其他雄性馬島獴則會在地上發起決斗,決斗產生的優勝者有資格得到優先交配權。

先打贏的馬島獴會飛快地爬上樹,等待與雌性馬島獴交配。而雌性馬島獴并不會來者不拒,它會先飛快地打量追求者,如果不合適則會立刻趕下樹。因此,被拒絕的雄性馬島獴只能灰溜溜地逃走了。

樹上的馬島獴

打贏的雄性馬島獴會安靜地在樹枝上排隊,等待與雌[性.交]配。這是因為優勝者已經在地上決斗的時候產生了,沒必要為了爭奪優先交配權再和自己的同類大打出手。此外,為了爭奪配偶,在高聳的樹干上再次大打出手,結果被活活摔死十分不劃算。

馬島獴的交配十分有意思,雄性馬島獴是一種十分懂得保護自己利益的動物。它們的生殖器官上長有堅硬的倒勾狀物質,可以刮出其他雄性的精液,然后再注入自己的精液。但是,雌性馬島獴并不介意同多只雄性馬島獴進行交配。因此,很難說清楚雌性馬島獴幼崽的父親到底是誰。馬島獴交配過程中,雄性騎在雌性身上,用嘴巴輕咬雌性的后脖子。而兩者的交配時間也極為漫長, 一般超過兩個小時!

交配中的馬島獴

相較于母系氏族或者父系氏族的動物來說,馬島獴的社會構成更為原始,甚至還沒有進入動物的部落文明時代。極為原始的社會結構,也從另一個角度表現了馬島獴這種動物進化的緩慢。

人類移民影響馬島獴的生存

馬島獴是馬達加斯加島上的「原住民」,因為人類活動的關系而出現了巨大的生存危機。

馬達加斯加島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人類原住民。根據考古學家的推算,馬達加斯加島上部落最早是公元前350年到公元550年間分批來到島上的非洲人建立的。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非洲人定居點則是公元420年建立起來的。也就是說,在外來移民在馬達加斯加島上安家之前,馬島獴以及其他一些野生動物才是馬達加斯加島的「原住民」。

馬達加斯加島上曾經森林密布,并不適合發展農業。為了拓展人類的生存空間,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開拓者定點砍伐、焚燒了沿海的樹木,這直接導致了馬島獴的生存空間開始縮小。與此同時,為了獲取肉食以及皮毛,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開拓者捕獵馬島獴。

公元11世紀時,外來的非洲東南部移民帶來了瘤牛。為了飼養這些大牲畜,馬達加斯加人開始在馬達加斯加島中部砍伐森林開辟草場。公元17世紀,馬達加斯加島的中部高地開始出現灌溉水田。耕地和牧場的需求不斷增加, 直接把原來的森林生態系統改變為草原生態系統

毀林開荒

法國人于1896年通過戰爭占領了馬達加斯加島全境,這標志著馬達加斯加島獨立主權的喪失。同時也意味著更高效、更殘忍榨取馬達加斯加島資源的行為出現。為了從熱帶經濟作物中獲得高昂的經濟利潤,法國殖民者在馬達加斯加島砍伐森林興建種植園,這直接對馬達加斯加島的自然資源構成了威脅。

法國殖民者走后,馬達加斯加島并沒有真正迎來復蘇,而它的自然環境仍然在繼續惡化。政局動蕩、缺錢、饑荒都直接或者間接地對森林資源造成破壞。據估算,從人類踏上馬達加斯加島開始算起, 累計超過九成的原始森林毀于人類之手

被破壞的森林資源

而這些珍貴的森林資源很多都是諸如馬島獴這樣的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棲息地。棲息地縮小導致的食物短缺,迫使馬島獴跑到人類的領地偷東西吃。由于體型小,馬島獴只敢偷吃農民養殖的家禽。很多馬島獴就是在偷吃家禽的時候被逮住,而被活活打死的。

除了棲息地縮小、人類捕殺之外,導致馬島獴瀕臨滅絕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傳染病。在所有外來疾病中,狂犬病對于野生的馬島獴來說是最致命的。而這些導致馬島獴大量死亡的狂犬病,極有可能是法國殖民者攜帶的獵犬以及其他哺乳動物帶來的。對于馬島獴來說,感染狂犬病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這是因為它們是無人保護的野生動物,而狂犬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有100%的可能性直接死于狂犬病病毒導致的并發癥。

狂犬病病毒

在人類活動、捕殺、疾病三者的共同作用下,馬島獴的數量大減。2000年的時候,馬島獴的數量只有不到2500只,屬于瀕危動物。而就在4年前,馬島獴仍然屬于易危動物行列。雖然對馬島獴的保護工作一直在進行,但是我個人不認為馬島獴能成功擺脫瀕臨滅絕的窘境。馬島獴的數量很難恢復,甚至直接從地球上消失。

這是因為受制于生產力水平,馬達加斯加直到現在仍然依賴出口原材料的方式發展經濟。出口木材一直是馬達加斯加創匯的重要手段,而這直接導致對熱帶雨林的過度開采。

悲觀估算的話,進入2025年的時候,馬達加斯加島除自然保護區和東部最陡峭山坡外,所有的熱帶雨林都將被砍伐殆盡!

被大肆砍伐的森林

結語

作為馬達加斯加島上的特有物種,同時也是島上體型最大的肉食動物,馬島獴在島內的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它卻因為人類活動的關系而瀕臨滅絕。

像馬島獴這樣被人類逼入絕境的野生動物還有很多,而它們的消失對自然環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保護野生動物在任何時候都不算晚,不要等它們已經滅絕了才想起補救措施。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